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界共话新质生产力内涵

最新信息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界共话新质生产力内涵
2023-12-07 15:35: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进一步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此后,这一论断在学术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
  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举办的马克思主义财经科学发展论坛(2023)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意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表示,新质生产力主要来自新兴产业,当前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尽管传统产业可以做大综合国力,但不能做强,未来只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才能强壮民族脊梁。
  赵振华认为,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为绝大多数低收入国家,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高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指明了出路。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低迷,不少国家的经济也陷入停滞状态,这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高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低端产业又转移到其他国家。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上,同时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赵振华说。
  关于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认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关键技术关键节点的控制能力,二是对产业链结构中整个生态的掌握能力,三是对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的能力。
  鉴于此,张其仔建议,当前应优化产业政策,聚焦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掌握关键技术,还要在提升国际合作的基础上统筹产业发展与安全,最终推动我国产业链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我国发展的新动能和关键领域。相比传统产业,这些领域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优良等特点。然而,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要形成优质生产力必须将压力变为动力。
  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张建刚指出,改革开放40多年,每个时期都有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传统产业角度看,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改造是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动力,并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高端迈进。
  在张建刚看来,当前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也要发挥传统产业的固本强基作用,二者只有相互推动,才能促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做了很多创新和创造。从“十三五”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观点,到“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定为制造业,这凸显出制造业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关研究也表明,制造业对提高全社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未来产业发展中需要非常重视工业和制造业发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地加以贯彻落实。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界共话新质生产力内涵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