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日常化 绘就城市文化繁荣图景

最新信息

让文化日常化 绘就城市文化繁荣图景
2024-01-12 10:05:00
近日,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首次提到“十大传统文化”,这是概括整体传统文化资源,提炼佛山传统文化精髓,具有城市文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蕴含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艺韵悠长的粤剧文化、武德彪炳的功夫文化、奋勇争先的龙舟文化、激昂吉祥的龙狮文化、历史悠久的陶艺文化、巧夺天工的工匠文化、体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美食文化、化腐朽为神奇惟妙惟肖的秋色文化、对海外乡亲起着桥梁纽带作用的祖庙文化以及忠诚信义的忠义文化等,成为佛山传统文化的十大品牌,具有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特点,可以说是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的佛山强有力的文化底色。
  实践证明,十大传统文化大部分作为非遗代表,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佛山人民的文化生活。粤剧、陶艺、醒狮、祖庙庙会、佛山秋色、南派功夫咏春拳等均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影响广泛。
  就拿佛山秋色来说,从2009年保护传承性地隆重举办秋色活动开始,创造性地成为每年一次的盛大民俗例牌活动,至今持续十几年。它是积极探索佛山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推广、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如今它已成为广东省辐射全国乃至海外地区的盛大文化展演展示活动。那种举城欢腾、盛大巡游的多姿多彩的场面,以及其中蕴含的佛山从历史到如今,从农耕文明到百业发展的文化内涵,证明了传统文化品牌对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目前,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提高,佛山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深度发展被更加广泛关注。文化直接联系着民生幸福,也推动着经济繁荣。如何让佛山的十大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更好地增进人民的美好生活?如果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下功夫,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佛山十大传统文化,大部分在举办活动时被人们关注和短暂地参与,融入普遍的生活中还不够丰富,还需要进一步日常化,进一步在百姓的寻常生活中体现出来,成为参与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这样,活跃着的文化元素,将极大地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日常化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首先是以城市景观方式呈现。粤剧、功夫、醒狮等诸多文化皆可以陶艺文化、工匠文化的语言呈现出来,成为城市艺术公园建设、城市广场、街头装饰和点缀的独特景观。例如,地铁上盖以剪纸语言,表现的粤剧、功夫、龙舟等文化取得良好效果,成为人们口中的文化意象,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日常化,还表现在商贸领域,尤其是密切相关、人人喜爱的美食文化。比如,目前佛山传统文化还缺乏一个成熟的商业圈,传统文化的体现仍是比较碎片化地发展,如果能够集中力量,建立集群式、集散地的商圈,不仅使文化深入百姓的生活,还可以促进文旅结合、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建立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化园区,集休闲、娱乐、审美、购物、饮食等现代生活于一体,将创意文化、创意经济与创意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尽可能成为现实。在这个方面,禅城岭南天地则是建立了一个并不完整的基本模式,但已大有成绩,证明这样的园区存在着巨大潜能。
  第二,推进传承与发展的队伍建设。这个队伍,不仅要推动传承人群和从事传统文化工作者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还要培养全社会后续有生力量。这就要积极努力地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让爱家爱国的情感与情怀更加浓厚,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植于社会的肌理,促进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凝聚力。
  第三,加强理论建设,增强学术研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实践活动和研究探索,拓宽人们对佛山传统文化认识的视野,让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常常思考的内容,丰富人们的思维模式。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优秀传统文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高等教育学院,可开设在佛山大学内,将高等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实际操作学习结合起来,让实践与理论深度结合。从实践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对于创新创造,灵感的产生和理性的思考,一定会激发出更高质量的创造性思维。
  我相信,在今后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本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十大传统文化明确的目标,厘清佛山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能极大地促进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深融合,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发展动力。
  (作者系佛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让文化日常化 绘就城市文化繁荣图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